传统电商怎样转型?跨境电商成重要增长点!布局全球化是趋势!
2019-11-18 17:17发布
生成海报
电商线上流量价格剧增,二三线下沉市场也开发的差不多,存量时代的生意不好做,跨境电商成为新突破口。简单来说,就是电商流量不再斜坡上升式增长,而是变成一条越发平缓的直线,利润越发缓慢增长。存量市场的形成早就露出端倪,《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11以来,中国网民的增速就下降相当明显,当年的增速就已跌至12%。去年,这个数字仅为6.2%基至相比同年的中国GDP增速6.7%还要低。新流量减少,但电商企业却日益增加,平台面对供求不平衡自然会有所权衡以及侧重,大多数流量被导入大品牌,小品牌买家要存活不能没有流量,那只能烧钱,结果利润越来越低,不投入没流量,烧钱挣不到钱,恶性循环中大量小卖家倒闭。国内市场进入存量阶段带来的后果严重,连续三年电商增长都在下降,增长率从49.7%、33.3%、23.9%。每年下降的增长惊人。国内市场再大也基本上被瓜分完毕,红利逐渐见底,寻找新市场刻不容缓。跨境电商兴起初期,国外大品牌疯狂涌入中国,在市场站稳脚跟,如今,中国进入国外市场的时机以及资源、渠道都很合适。2016年12月29日,国家商务部、网信办、发改委将跨境电商纳入到十三五规划中,成为国家级经济战略的发展方向。 国内巨头开发外国市场寻求新突破的进程早早开始,2014年,阿里巴巴将全球化定为公司的基本战略。2018,阿里国际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仅第一季度国际零售业务收入达43.16亿元,同比增长64%。与此同时,8300万活跃的海外买家和11%国际营收占比证明了阿里巴巴已经系统地进入了国际市场。几个重量级的实力玩家像天猫、亚马逊、唯品会、网易也在开辟新商道.今年10月8日,亚马逊官宣开设新加坡站点,投入东南亚战场,使这个市场的竞争也更加扑朔迷离。至此,亚马逊、阿里巴巴(Lazada),腾讯(Shopee)真正在这个市场开始较量、博弈。国内企业借助这些平台走进广袤的国外市场再合适不过,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中国品牌的扩张之路越发成熟。红利期不会永远存在,先进去池子的总能获得更多发展,不仅大品牌,大量的外贸SOHO,传统工厂,在各大平台开启店铺,其中成功甚多,有的走得远做的大,有的自给自足,但也有的苟延残喘难以维持,做跨境电商虽然和国内电商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但门槛、环境都是不同的。不得不说如今的环境最适宜,几年初期发展下来,跨境电商的平台,物流,支付等都更加成熟,如今的商家主要是拼品类、拼品质、拼服务、拼供应链……而阿里国际、亚马逊等电商平台间比拼的是综合实力。在品类方面,天猫国际拓展到3700个品类,和14500个海外品牌合作;网易考拉拓展了80多个国家的5000多个品牌;在仓储物流方面,京东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设立了海外仓,国内在广州上海等城市设立了保税仓,2015年就宣布与国际物流企业DHL达成物流方面的战略合作,DHL将向京东提供全球的综合物流服务,为京东全球购业务的海外物流环节提供支持;网易考拉甚至可以做到24-48小时极速送货,7天无忧退货。中国有13亿人口,国内电商规模惊人。仅去年一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达29万亿元。而国外全球一共70亿人口,又可以带来多么惊人的交易额。多大的池子养多大的鱼,跨境电商的路还很长,其中的潜力就摆在眼前,为此,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聚焦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在红利期投入这片市场对于很多传统电商,传统厂家不得不说是条很好的转型之路。如今,中国的电子商务在规模、系统服务和理念上也日趋成熟并备受国际认可,甚至被视为是领先全球的行业标杆。据统计,在国内147家电商平台中,其中有46%的平台已经开展了海外业务,34%也有计划拓展海外市场。其中不仅仅是行业翘楚,很多中小型卖家也在寻求突破。作为国内电商平台巨头,天猫已经控制了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Lacada,也入股印尼电商Tokopedia。随后,alibaba集团又斥资约10亿美元增持Lazada,近期也在与意大利奢侈品电商Yoox Net-a-Porter寻求“触电”可能。阿里在欧美及日本市场的发展都受到与亚马逊或乐天这些电商巨头竞争的影响。但无疑,阿里在俄罗斯、东南亚、印度甚至拉美市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卖家可以适当的利用国民电商巨头的力量,将目光对准海外市场,找到自己的新商机。对手京东紧随脚步在印尼建站,与泰国第一大实体零售集团Central Group成立合资公司,和越南知名电商VNG公司共同参与越南电商平台Tiki的C轮融资。斥资3.97亿美元收购英国时尚购物平台Farfetch的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之一。京东出海计划中还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与Google Shopping携手启动新电商项目,一起开拓北美市场。早在去年,Google就曾战略投资京东5.5亿美金,双方结成广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项目包括美国、欧洲及东南亚在内的全球多个地区合作开发零售解决方案。自建站在近几年大热,这得益于技术的成熟与跨境新模式的需求。品牌打造升级,品牌竞争力提升都有赖于独立站。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合作,我们也要先浏览对方的官网作为考量,很少有人相信没有官网的企业。如今,产品创新和迭代迅速无比,官网的存在无疑可增强卖家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并实现业务增长,通过发布品牌项目动态,产品上新,可有效帮助企业传达品牌转型和升级,打造知名品牌,拓展国际市场,提高企业长远发展的竞争力,推动品牌出海,以抓住全球商机。总体而言独立站可帮助卖家打造品牌,促成交易,制胜跨境电商出口、加速全球业务布局,它的加持让企业的发展如虎添翼。跨境独立站对于卖家而言是特别重要的战略,它不仅仅是一张名片还是品牌出海发展的新趋势。目前跨境商家主要集中于第三方平台,平台内的流量获取虽然相对开放,但每次引流都要付出大量资金,而且这都是一些一次性资源,成本可谓巨大。独立站意味着私域流量,脱离对平台的绝对性依赖,而且还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让平台上的客户和独立站客户互通,还可从大热的社交媒体引入流量。中国跨境出口电商已经持续5年稳步增长,已经成为中国出口外贸的重点之一,跨境电商出口行业也正式步入了精耕细作的阶段。2020年,跨境电商随着政策支持及尚待挖掘的广阔市场,依然让资本充满想象。谁能开拓海外电商新格局?谁能吸引更多资本追逐?谁将在跨境领域快速获得成长红利?还需行业继续深入,关注探讨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