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海外的各大奢侈品牌在中国是占据了非常大的市场,虽然好不容易扛过了2月份的这段艰难时光,但是有很大的可能会在未来的这几个月甚至是今年面临更大的威胁。
因为疫情影响欧洲和美国的大肆爆发旅游限制,意大利作为最严重的国家也在全国的范围内关闭了奢侈品牌店铺这一举措也造成需求大幅下降,以及中国的购物者也没有达到疫情前的水平迹象,这使很多的品牌商通通意识到很大的可能性会发生库存积压
零售分析师表示,现在奢侈品的市场上积压的库存数量是去年的32%,而现在打折的零售品牌的占比也增加了29%,她说:“这一数据表明,品牌销售产品的紧迫性,于此同时又要努力的挽回利润。”
之前有过,从来不做优惠打折的奢侈品公司为了保护自己品牌的价值定位和形象从而烧掉了积压 的多余库存,现在也不排除会做这种行为的可能。据消息称,巴宝莉在2018年就销毁了价值2860万英镑的服装、香水和配饰,这种行为就遭到外界的鄙夷抗议。巴宝莉在2018年就此做成承诺,会停止销毁剩下的产品。法国政府在2019年决定,要求大型奢侈品商在国内回收或者是捐赠本决定销毁的任何产品。
在新冠病毒先侵略中国后,许多的奢侈品牌就将名下的2019年秋冬产品的剩下部分重新的调送到有需求但是没有被影响的例如美国和欧洲各国。但是随着疫情现如今也在欧洲各国肆意,所以奢侈品的前景还是不得而知了。
其实等中国的市场需求回来后,品牌商再把库存重新调配回来还是有很大希望可以减轻损失并且解压累计库存的。但是瑞士信贷卖方分析师则表示,针对地区的产品有部分差异,例如尺寸也可能会增加调货后的挑战。而且也有其他的因素存在,例如中东一直都是被吹捧为最有发展前景的市场,但是现如今的油价却大跌到和水持平,现在也没有人可以知道哪个地区才能消耗积压的库存了。
打折的风险
在过去的十年中,奢侈品牌商越来越不对产品推出降价或促销活动,LV不批发商品,Prada在去年就全面终止店内的降价促销。奢侈品牌对第三方的零售商库存处理一直都是比较少。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许多的品牌商店就将价格调整为之前的70%,因为这些零售商也同样受到了全球的奢侈品牌一样的压迫,根据现在的情况分析类似的情况还是会不可避免的出现。
德意志银行的研究分析师称:“想要避免批发减价的方法之一就是品牌商可以自主的回购一些积压库存,但是现在形势危急,很多的品牌商还是最终会选择放弃这个做法,让批发商来打折销售。”库存的管理所带来的利润压力很有可能会一直持续到2021年也困扰着各大奢侈品牌商。
潜在效应
但是这种情况对跨季节销售的产品所产生的影响会相对的较小,因为一旦当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结束了,越是会受趋势影响小的库存就很有可能会更快的融入市场。但是季节性的产品现在还是在许多的品牌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而2021年春夏系列的产品工作在许多的公司中都已经启动了。想要保持常青的产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找对方法花时间去做那些产品在危机的时期就能为品牌带来额外的缓冲期。
明智的公司应该在这个时期利用好这个机会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做法方案,在短期的时间内,比如销售通常是最多只能把一个季度的产品持续在线上,品牌都应该对此次的事件保持时刻的清醒,不要轻易就放弃自己全盘的付出和努力。